2024年4月22日星期一

南特历史博物馆举办成吉思汗展览

由于和蒙古进行了密切的外交沟通,成吉思汗——这位“眼中有火”的草原征服者成为法国南特历史博物馆举办的、独一无二的大型展览的主题。

南特历史博物馆季节展览《成吉思汗,蒙古人如何改变世界》的招贴广告

出身于“从天而降”的血统,半传奇性质的人物——成吉思汗(1162-1227)出生在蒙古大草原,在恶劣环境中长大成人,他引起的恐惧多于钦佩。 成吉思汗在位的四十年一直被描述为不断杀戮的时期,这位嗜血的勇士残酷地下令进行屠杀。

在法国西部城市南特的展览通过展现一个改变世界的强大力量的文化和经济繁荣的背景,缓和了这一评价。展览揭示了成吉思汗独特的个性和开放的智慧,他的后裔在13世纪控制了全球超过22%的土地,开疆拓土将中国、伊斯兰教中心地区和斯拉夫世界,统一在一个政治保护伞之下。 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成为中国皇帝:建立了元朝,并在今天的北京建都。

灵巧的双手

本次展览汇集了 450 件展品,其中三分之二是来自蒙古的国家收藏,在欧亚大草原中央的一座色彩斑斓的圆形蒙古包里,观众就像是在火炉边聆听一个长长的故事。 驯鹿、麋鹿和雄鹿在周围的大型展板上驰骋。 3000年前,狼就开始在这里猎杀猛犸象。 这片土地仍然桀骜不驯,由“游牧部落”耕种,游牧儿郎带着妻儿从一个山谷迁移到另一个山谷。蒙古人是创建的交通路线、岔道、走廊、桥梁的艺术大师、他们留下了众多的通行费印章,这些都在展览中展出。

蒙古——这个游牧民族懂得如何加工金属、木材、岩石或玉石,并用珠宝来装饰自己的女人。 发掘高勒毛都的法国考古学家对这一考古墓地中出土的金器感到震惊。 墓葬中发现了距今 500 年的彩陶陪葬俑——“明器”。匠人灵巧的双手现场再现了蒙古人骑在携带乐器的马上、或是骑在载满货物的骆驼上的姿态。 这些陶俑奇迹般地完好无损,向人们讲述了生活在这片繁荣土地上的居民的故事,在这片土地上,海陆贸易繁荣,宗教和律法习俗发达,萨满敬奉祖先。

宗教宽容

成吉思汗于 1227 年去世,享年 65 岁。除了成吉思汗的统治,展览还展示了他留给后人的、充满宗教宽容的帝国。 据说他的长子一系的孙子蒙古首领萨尔塔克还在 1253 年皈依了基督教。 那一年,法兰西卡佩王朝的国王路易九世派遣基督教传教士纪尧姆·德·鲁布鲁克 (Guillaume de Rubrouck) 前往蒙古,他曾回忆说:“我真的感觉自己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后来,在1289年,当时统治着波斯、伊拉克和阿塞拜疆地区的蒙古首领致信给法兰西国王美男子腓力,建议将耶路撒冷归还十字军。展览中展示的这封信是以维吾尔文字写就,周围装饰着精美的图案。展览的策展人之一——玛丽·法维罗解释说 “当时蒙古人拥有比旧世界的丝绸之路更广泛的网络,他们为在中国和波斯之间的文化交流建立了新的联系”。

名为《成吉思汗—— 蒙古人如何改变世界》的展览,在南特历史博物馆展出直至 5 月 5 日结束。

作者:艾娃 RFI

臺灣捐蒙古10萬美元 協助當地雪災復原工作

2024年4月1日,記者古可絜  青年日報社

蒙古自今年2月起,遭逢半個世紀以來最嚴重的風雪災情。中华民国交部亞西及非洲司司長賀忠義代表外交部長吳釗燮於今(2)日赴駐臺北烏蘭巴托貿易經濟代表處,向蒙古駐臺代表特木爾表達我國政府的慰問之意,並代表政府捐贈10萬美元,提供「蒙古紅十字會」及教廷所屬「蒙古明愛會」各5萬美元,協助災民復原工作,教廷駐臺代辦馬德範也應邀出席。

賀忠義表示,臺灣與蒙古間有著密切的交流及悠久的友誼,在蒙古朋友遭受數十年來最嚴重雪災的時刻,我國政府及人民表達誠摯的關懷,並與「蒙古紅十字會」及教廷的「蒙古明愛會」合作,為災後復原工作盡一份心力。

特木爾表示,蒙古遭逢嚴重雪災,使許多牧民生計面臨重大挑戰,對我國這份情誼感念在心,也代表蒙古外交部與人民感謝我國的善心捐款,並將確保這些援助送達需要幫助的災民手中,並相信臺蒙關係將更加密切。

教廷駐臺代辦馬德範表示,蒙古明愛會長年協助貧困民眾,致力提升他們在教育、應變急難及糧食安全等領域的福祉,並對臺灣與明愛會的合作及慷慨捐助表達肯定及感謝。

臺蒙雙方近年在教育、文化、科技、醫衛及氣候變遷等層面交流日趨密切。蒙古近年已漸成為國人出國旅遊熱門目的地之一,我國誠盼蒙古雪災復原工作順利進行,災民儘速回復正常生活。

專訪席海明: 南蒙古的兄弟之邦(3-3)

 特別報導:2024年2月13日

蒙古國人權工作者Munkhbayar Chuluundorj因抗議中共在南蒙古實施漢語統編教材教學等罪名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年。

蒙古國人權工作者Munkhbayar Chuluundorj因抗議中共在南蒙古實施漢語統編教材教學等罪名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年。

文/張明天(東吳大學人權研究學程研究生、華人民主書院協會研究專員)

南蒙古與日本、蒙古、西藏關係

與南蒙古有深厚關係的國家分別是日本、蒙古國及西藏。這三國在南蒙古議題上的有其不同的角色關係與歷史淵源。

日本與南蒙古在歷史上有非常深厚的聯繫。由於在明治維新後日本國內資源有限,日本開始向滿洲和南蒙古進行屯墾開拓。而蘇聯則逐步策動蒙古人民黨革命,取得了外蒙古的主導權。日本在南蒙古和滿洲的經濟輸入與勢力擴張,與中華民國發生衝突,從而形成滿蒙懸案,成為後來中日戰爭的根源之一。日本也在南蒙古地區扶植過親日政權,策動滿蒙獨立和自治運動。

但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戰敗的日本開始走和平主義路線,奉行不干涉他國內政的原則。為了日中之間的經濟合作和日中兩國的世代友好,日本在南蒙古議題上雖有國會的發聲,但力度較低,政府方面更是以緘默為原則。也或許是歷史上的日本滿蒙開拓政策帶來了中國的抗日戰爭和民族主義,席海明在受訪中才不斷強調南蒙古大呼拉爾不是日本的工具,不是認日本當主人,而是要自己當主人;更認為蒙漢兩大民族之間不能結仇。如今,日本所具有的功能主要集中在為南蒙古歷史研究、人權活動提供空間。席海明在受訪中還提到,日本在反擊中華人民共和國特工或親中分子的干擾破壞方面,仍有較大改善空間。

蒙古國在南蒙古議題上的角色非常複雜。誠如席海明在受訪時所說,外蒙古和南蒙古雖然是同一個民族,但卻是不同的部落,雙方有很大差異。外蒙古的蒙古族主要是喀爾喀蒙古人,南蒙古族群為科爾沁蒙古、鄂爾多斯蒙古、呼倫貝爾蒙古、察哈爾蒙古等。俄國境內還有卡爾梅克、布里亞特蒙古人。歷史上的藏傳佛教活佛信仰崇拜,在外蒙古和南蒙古也不同。外蒙古尊奉哲布尊丹巴活佛,南蒙古尊奉章嘉活佛。所以,由此看來,蒙古國和南蒙古的差異性距離已經拉開。在中國辛亥革命前後,受泛蒙古主義影響,南蒙古和外蒙古曾經共同追求獨立運動,來自南蒙古的人士更是為外蒙古的獨立做出了巨大貢獻。但因為權力分配不均、內部不團結以及中俄兩國的各種協議,最終走向失敗。此後,南蒙古和外蒙古就處於分治狀態。1921年外蒙古為共產黨蒙古人民黨奪權後,成為蘇聯衛星國,更是疏離了南蒙古民族運動。南蒙古共產革命的實際工作由中共領導,這使得南蒙古議題成為中國內政。

今天的蒙古國,與南蒙古並無明顯的同胞之情或民族之誼。蒙古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雙邊關係奉行不干涉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政的方針,非但不支持南蒙古民族運動,反而將反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南蒙古活躍人士遣送回中華人民共和國。2022年蒙古國人權工作者蒙赫巴亞爾.楚魯恩道爾吉(Munkhbayar Chuluundorj)因抗議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南蒙古實施漢語統編教材教學,同時抗議總理羅布桑那木斯來.奧雲額爾登(Oyun-Erdene Luvsannamsrai)立場親中,結果被蒙古國法院以「接受外國情報團體的指示和資金」等罪名判處有期徒刑十年,其後更傳出消息稱:中華人民共和國要求蒙古國清理境內反中人士。目前,蒙古國因為依託中華人民共和國市場的自然資源出口以及考量雙邊關係,再加上不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還是俄羅斯,都在百餘年前就開始壓制泛蒙古主義思潮(因為俄國境內居住卡爾梅克蒙古人、韃靼人、布里亞特人、阿爾泰人、圖瓦人,都是蒙古族),蒙古國和南蒙古在情感上現在看來已無連結。即便是南蒙古民眾被北京強制要求使用漢語統編教材,蒙古國官方對此也是保持沉默。蒙古國對南蒙古議題不僅沒有正面助益,反而是協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打壓政策。

南蒙活動人士Ms. Yanjindulam被囚三年獲釋

南蒙古與西藏議題,有其相似之處也有其差異性。蒙藏同為信奉藏傳佛教/喇嘛教的民族,兩大民族歷史淵源緊密,但二者的歷史情境和現狀有著巨大差異。西藏甘丹頗章王朝噶廈政府在1959年3月之前,或是完全統治西藏,或至少是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共管西藏的,西藏政府的法人地位是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內公認的。因此,在1959年大西藏地區發生大規模抗暴運動之後,達賴喇嘛雖然流亡印度,但其對藏民的影響以及西藏噶廈政府,仍然受到國際尊重。加上達賴喇嘛作為重要的藏傳佛教格魯派活佛法王,具有極大的國際聲望與號召力,所以藏民的人權問題受到的關注程度,遠遠較之於南蒙古人民來得高。

雖然南蒙古人同樣與西藏擁有虔誠的藏傳佛教信仰,但與擁有西藏流亡政府藏人行政中央的領導以及達賴喇嘛的領袖作用不同,達賴喇嘛在南蒙古地區的影響力並不大。況且,南蒙古一直以來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自我治理的領導機構,能夠代表全體南蒙古人民利益,更沒有任何一個蒙古民族政權在近代以來曾經有效統治整個南蒙古地區。反而是大清帝國、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一直作為中央政府有效擁有南蒙古的主權。這種狀況導致了南蒙古的民族運動,不論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還是在海外,實際上都處於力量弱小、代表性不足、功能有限的狀況。如此一來,當南蒙古民族權益受到壓迫時,能夠為他們發聲的組織、人物所產生的國際能見度和新聞效用,也會大打折扣。

對我國南蒙古政策的相關建議

我國的南蒙古政策可從內政和外交兩個部分來進行。

就內政部分來說,在2017年蒙藏委員會裁撤之後,我國目前仍在大陸委員會和文化部分別設置有港澳蒙藏處和蒙藏文化中心作為南蒙古與蒙古文化事務的專門部門。相關機構的作用可以發揮得更大。港澳蒙藏處的編制在蒙事方面與昔日的蒙藏委員會蒙事處已不可相比。蒙事的重點應當在南蒙古,但當前推動臺灣與內蒙古自治區的交流是不切實際的,故而應以南蒙古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與人物的掌握為基本工作,以當地人權與民族權狀況為座標,與海外南蒙古自由運動進行交流合作,對南蒙古人權進行觀察與監察,總體的政策目標是在當前的憲法秩序和兩岸關係下,有限地通過南蒙古維持臺灣與所有泛蒙古民族國家的關係。蒙藏委員會裁撤後,其主管之中樞致祭成陵大典業務改名為蒙古民族紀念儀典──成吉思汗祭典,改由文化部蒙藏文化中心負責,用以彰顯臺灣對於多元文化的尊重。蒙藏文化中心所從事的蒙古文化在臺灣的保存、傳承、研究和交流業務,並不限於南蒙古,而是整個蒙古民族,但獨獨南蒙古面臨了大漢族主義國家的漢化殖民危機,自然要受到我國更多的關切,而如果我國真心誠意要舉行成吉思汗祭典,又豈可對於成吉思汗子孫所受的民族苦難視而不見。

其次,目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已經開始實施漢語統編教材的情形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蒙古學研究勢必有越來越多的禁區和限制。學術自由是我國民主政治和社會開放的根本。政府方面可以從預算等多方面來支持、激勵國立大學進行更多有關蒙古歷史、社會和文化方面的研究,特別是強化南蒙古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關係的學術研究。如此,全球蒙古學和東方學的學者會更多參與到我國的學術專案中,我國成為華人國家中蒙藏學術研究的重鎮,也會強化我國與蒙古民族的關係,在國際民間社會得到更多的支持。不僅如此,讓臺灣成為藏傳佛學研究與傳道的中心,也會對於臺灣與華人的社會風俗與文化道德觀有提升和淨化的作用。

對外交往部分,可以分為兩個層面進行。一個層面是支持民間團體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內蒙古自治區的人員往來和文化交流。這有利於我國於第一手及掌握南蒙古社會發展的最新情勢。

另一個層面是強化我國與海外南蒙古民族自由運動的聯絡,對他們的會議等活動給予經濟上的補助和新聞發布的便利,邀請他們不時來臺參訪,爭取海人心,傳遞我國對蒙古民族與中國大陸民間的善意,提供臺灣公共治理的經驗,期待日後中國民主化後,我國能在對岸擁有具有共同價值與生命體驗的社會友善群體與政治精英,兩岸人民相知相惜,永享和平與幸福。

https://tw.news.yahoo.com/%E5%B0%88%E8%A8%AA%E5%B8%AD%E6%B5%B7%E6%98%8E-%E5%8D%97%E8%92%99%E5%8F%A4%E7%9A%84%E5%85%84%E5%BC%9F%E4%B9%8B%E9%82%A6-3-3-180014320.html

專訪席海明: 強硬漢化政策加劇蒙漢矛盾(3-2)

 文/張明天(東吳大學人權研究學程研究生、華人民主書院協會研究專員)

南蒙古目前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內蒙古自治區而存在。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內蒙古的民族治理經歷了四個完全不同的階段。這四個階段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少數民族政策、區域局勢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民族關係,都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

第一階段是毛澤東建國時代的初期,直到1950年代後期。在這一階段中,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蘇聯、蒙古人民共和國是盟邦關係;中國共產黨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國策,政治環境相對寬鬆,並且北京的中共黨國領導層對這一制度非常具有信心。他們認為這樣的制度可以一勞永逸地解決中國千百年來的民族問題和邊疆政治不穩的頑疾。例如,毛澤東在接見達賴喇嘛時就曾經表示,希望達賴喇嘛領導的西藏噶廈自治政府,能夠繼續擁有自己的藏軍,能夠繼續懸掛代表藏軍的雪山獅子旗,並且希望將來在內蒙古、新疆這些少數民族區域,大家都能夠懸掛自己的旗幟。這樣的自信源自幾個因素:一是理論因素,馬克思主義(Marxism)認為任何壓迫在本質上都是階級壓迫,所以中共認為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可以消除階級壓迫和剝削,民族矛盾也就迎刃而解;其次是政策因素,中華人民共和國認為透過對少數民族上層精英人士的統戰和拉攏,就可以解決民族問題;第三,當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有與蘇聯進行共產模式競爭的爭鬥心,因此希望用自己的民族政策向蘇聯顯示中共的實力和地位。這在南蒙古尤其突出。1950年代,蒙古人民共和國雖然是名義上的獨立國家,但實際上是蘇聯的衛星國。蒙古人民共和國廢除了傳統的蒙古文字,改用俄文西里爾字母;全國在文化、經濟、教育、社會,是完全俄化,甚至紀念成吉思汗都被禁止,因為成吉思汗的子孫曾經統治征服過俄羅斯。但中華人民共和國則在南蒙古盡可能保留和發揚蒙古傳統文化,而且利用成吉思汗誕辰大搞慶典,並任用烏蘭夫、吉雅泰等蒙古族共產革命人士管理和統治南蒙古。這些都對當時的蒙古人民共和國產生了影響。中華人民共和國將南蒙古當作民族區域自治的櫥窗,目的不僅僅是擴大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外蒙古的影響力,更隱含了想重新從蘇聯手中奪回外蒙古的企圖。

第二階段是1950年代後期到無產階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大革命結束。這一階段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對南蒙古的治理政策,完全是對南蒙古人民特別是精英階層進行壓迫和清洗,蒙古民族的權益受到了巨大侵害,《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的民族區域自治名存實亡。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南蒙古治理政策之所以會從第一階段的寬鬆狀態出現轉變,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整體的政治環境轉變造成的。出現這種狀況的原因,也有幾個不同因素:首先,毛澤東個人獨裁和個人崇拜發展到登峰造極的地步,出現了「全國服從全黨、全黨服從領袖」的中央集權與領袖獨斷政治格局,南蒙古等地的有限自治和多元文化成為了毛澤東和北京實現全國一體化的障礙;其次,信奉無神論的共產黨,將南蒙古、西藏等地的宗教信仰、遊牧生產方式視為「社會發展落後」的原因,為了實現所謂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從而將紅色漢人的無神論、工業化、農業集體化模式強加給南蒙古和西藏,這對蒙藏人民的精神信仰、生活方式還有經濟結構造成了重大負面影響。以農業為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一方面在漢人地區強制推廣人民公社運動,沒收農民個人的財產和土地,實行集體勞動,要求農民上繳餘糧給國家。這樣的做法也擴大到了蒙藏地區,成為饑荒和民族衝突的直接原因,更造成了1959年達賴喇嘛流亡印度。當然,最根本的因素在於,中國共產黨從來都只是將民主、自由、民族自決、民族自治當作一種革命和奪權的工具、手段,或者是階段性的政策,而從來沒有真正將這些理念看成是終極和永恆的政治目標與追求。

在文化大革命期間進行大規模肅反運動,透過刑訊逼供,將上百萬人定性為內蒙古人民革命黨,數以萬計的人被屠殺或遭迫害致死。圖/維基

這一階段的代表性實踐就是《內蒙古人民革命黨案》(內人黨案)。通過捏造口供、偽造證據、虛構事實和嚴刑逼供的手段,以康生、滕海清為代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情治單位和軍方強硬派,誣稱在內蒙古自治區,有一批人士串通蒙古人民共和國,試圖將南蒙古從中華人民共和國分裂出去,從而和蒙古人民共和國合併。《內人黨案》造成整個南蒙古大地冤獄遍地,蒙古族精英階層受到大規模清洗和處決。烏蘭夫作為中共長期培養的蒙古族共產革命領袖,也被投入監獄。中華人民共和國這樣的政策轉變,一方面是整體治國政策極左化、極端化的反映,但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期戒備蒙古人民共和國和蘇聯對南蒙古的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事實,中俄蒙三國共黨對此心照不宣。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援助蒙古人民共和國時期,一項重要的援助內容是提供技術工人幫助外蒙古進行建設。外蒙古當局希望北京提供南蒙古的蒙古族技術工人;但北京拒絕,僅提供漢族技術工人。因為北京深刻戒備南蒙古的蒙古族技術人員會因為民族因素而流向外蒙古。當中蘇共關係進入敵對後,外蒙古成為了反對北京的馬前卒,《內人黨案》也就此爆發。

第三階段是改革開放後至習近平上台前。這是一個經濟導向階段。在這一階段中,北京開始放棄傳統的計劃經濟模式,引入市場經濟,同時修正了高壓的民族政策。相較於西藏和新疆,南蒙古地區迎來了較為平穩和經濟高速成長的階段。烏蘭夫家族重新獲得了在南蒙古地區的影響力,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維持在南蒙古統治的代理人和工具。相較於受制計劃經濟而發展落後、社會承受轉型陣痛的外蒙古,南蒙古的民眾在經濟與個人財富地位上較外蒙古更加優勢,加上南蒙古依然使用舊蒙古文文字,也掌握有蒙古文化上居於優勢的主動權。在這樣的一個階段,由於南蒙古社會情勢相對穩定,北京對將南蒙古當作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治下民族團結、社會穩定的典範。當然,在這一經濟快速發展成長的階段,環境污染、資源開採、漢人屯墾等問題,也為後來社會矛盾埋下了伏筆。

第四階段是習近平主政至今。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民族區域自治政策從原本的保有地方民族文化特性,開始向強調民族融合方向轉變。這種轉變來自於胡錦濤時代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矛盾衝突頻繁、維穩黨國體系的建立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重新走向權力高度集中的一元化領導有極大關聯。在習近平主政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中央地方關係從胡錦濤時代的向地方放權,轉為被中央收權。最為明顯的兩個例子是新疆和香港。新疆方面,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的職業技能教育培訓中心再教育營制度引起了舉世批評和譴責。維吾爾、哈薩克等民族百姓在新疆的基本人權受到很大限制。在香港,北京不但拒絕了港人實現行政長官與立法會議員雙普選的訴求,更嚴厲鎮壓港人的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因而以《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來箝制香港的自由,令香港的一個國家兩種制度、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名存實亡。於此種脈絡下,2020年年底開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開始在南蒙古地區中小學推行統編教材教學,蒙古族學生將不得不耗費大量時間學習漢語,這引起了南蒙古社會對蒙古文化、語言將消亡的憂慮,更引起南蒙古文化人士、學生家長走上街頭抗議的運動。不過,南蒙古民眾的抗議並沒有令北京改弦更張。習近平本人更是多次親自上陣為北京的漢化、融合政策辯護、背書。

現階段的中華人共和國的蒙政,是以建構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名義來限制蒙古民族的文化特性和身分認同。目前看來,南蒙古民眾的文化特質與傳承,在慢慢消失,這可能導致蒙漢之間的矛盾隨著強硬漢化政策的推行,而日趨深化。

https://tw.news.yahoo.com/%E5%B0%88%E8%A8%AA%E5%B8%AD%E6%B5%B7%E6%98%8E-%E5%BC%B7%E7%A1%AC%E6%BC%A2%E5%8C%96%E6%94%BF%E7%AD%96%E5%8A%A0%E5%8A%87%E8%92%99%E6%BC%A2%E7%9F%9B%E7%9B%BE-3-2-180030109.html


專訪席海明: 南蒙古議題需要國際化(3-1)

 特別報導:2024年2月11日,文/張明天(東吳大學人權研究學程研究生、華人民主書院協會研究專員)

前言:

華人民主書院協會理事長曾建元與研究專員張明天於臺北時間2023年8月28日下午,就南蒙古民族自由運動的問題,於線上訪問南蒙古大呼拉爾(世界南蒙古大會)主席席海明(特木其勒圖),本文即根據該次訪談,對當前南蒙古問題展開全面認識與思索。

本文所稱的南蒙古,在地理上,相當於清代漠南蒙古,即今天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內蒙古自治區;在族群政治上,則可指涉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統治下內蒙古與各省區蒙古人的總稱。清初的漠北蒙古與清末民初的外蒙古,就是今日蒙古國的大致所在,蒙古國1992年之前的國號為蒙古人民共和國。

大呼拉爾,在蒙古語中是代表大會或議會的意思,源自於蒙古民族歷史上的貴族民主制度,是一種集體決策機制。

南蒙古大呼拉爾的政治主張:捨土獨立

訪問首先圍繞南蒙古大呼拉爾的政治主張開始。席海明說,南蒙古大呼拉爾於2016年11月10日成立於日本東京時,主張民族自決,同時推動中國民主化。但目前,他們更主張南蒙古獨立,同時對中國民主化的前景和成效不抱有期待。他認為現在中國人的義和團思維非常強烈,即便中國民主化,具有民主自由等理性意識的中國人也會被民粹煽動的中國社會邊緣化,反而民粹主義會勝利,而且中國能否實現西方式的民主化,席海明表示懷疑。他表示,即便是海外民主運動人士,席海明透過與他們的交流,認為他們也沒有解決中國民族問題的意願。在席海明看來,南蒙古問題不僅僅是人權問題,還是一個主權問題,因為南蒙古是450萬南蒙古人世世代代的土地。

席海明也非常明白,在如今的南蒙古地區2400萬人口裡,居住著比蒙古人數量還多上四倍的漢人,若要解決南蒙古前途問題,就不可能忽略蒙漢族群關係。對於居住在南蒙古的漢人,席海明介紹說,南蒙古大呼拉爾主張採取「捨土求存」策略,即將漢人佔人口多數區域的土地交給漢人和中國;同時尊重生活在南蒙古的漢人權益。席海明認為,這種做法的考量基點是,即便南蒙古獨立,也應當和中國尋求和平相處之道;因為在經濟上,南蒙古需要依靠中國的天津港發展海上貿易,和蒙古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雙邊關係非常類似。所以,蒙漢兩大民族不能夠結仇,席海明認為一定要恪守這條原則。

第二屆南蒙古大呼拉爾國際大會在日本東京舉行/西藏新聞網


南蒙古第一屆大呼拉爾的成員主要在日本,日本政府雖然沒有公開支持,但2021年4月,國會有跨黨派的支援南蒙古議會聯盟成立,為南蒙古議題發聲。大呼拉爾議員正常應該由民眾選舉,但目前沒有條件在南蒙古舉行選舉,因此南蒙古大呼拉爾只能以南蒙古人民利益代言人角度發聲。組織的領導人一般只能擔任兩屆,但因為成員的選舉換屆無法舉行,因此實際上是一個社團,而不是具有選舉民主代表性的議會。只要支持其理念的人,就可以加入。南蒙古大呼拉爾沿襲於成吉思汗時代的貴族民主制,加上受熱比婭.卡德爾領導的世界維吾爾代表大會的啟發,所以他成立了南蒙古大呼拉爾,成員除了在日本之外,剩餘不多的在歐洲。

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對南蒙古大呼拉爾海外活動的監控和鎮壓的這個議題,席海明透露,南蒙古大呼拉爾成立的時候,受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特別是其國安部門的強力攻擊。他解釋說,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安全體系有自己的部門利益,他們為了維持這樣的利益,特別是持續獲得維護國家局勢和社會整體穩定的資源和經費,所以一直蓄意製造敵對態勢,刻意針對南蒙古大呼拉爾進行監控和滋擾。在日本,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安特工的活動非常猖獗與活躍,這導致很多原本要參與南蒙古大呼拉爾的人,因他們和親友受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安的威脅,最終選擇放棄。

除了維穩利益的需要之外,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安在日本氣焰囂張的另一個原因,在席海明看來,是因為南蒙古議題沒有國際化,沒有太被國際關注,所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採取的是「關門打狗」策略、不讓這個議題出現新疆、西藏、香港的那種國際化和世界高關注度的情形。具體而言,在日本,因為南蒙古大呼拉爾沒有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情報偵查蒐集的能力,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又慣常利用蒙古人來刺探情報,加之日本沒有反間諜的法律,所以中華人民共和國認為日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安體系的勢力範圍,活動與手法非常囂張。這對南蒙古大呼拉爾的活動造成巨大威脅。席海明透露,由於南蒙古海外團體缺乏電台、報紙、電視台,加上骨幹人員的家屬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不斷被威脅,因此南蒙古大呼拉爾整體上處在散兵游勇的狀態,發展遇到很困難局面。但無論怎樣,席海明認為都還要咬牙挺下去。南蒙古大呼拉爾的存在具有象徵意義,對南蒙古人民而言代表希望,特別是在國際社會忽視南蒙古的情況下,南蒙古大呼拉爾具有獨特的價值。然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南蒙古大呼拉爾的存在也不會視而不見。席海明說,在法國的親中華人民共和國學者宋魯鄭曾主動聯絡席海明,希望其回國,但遭到拒絕。

在南蒙古團體的主張以及具體的建國方略方面,席海明認為獨立建國是遙遠的,不是當前的任務。目前主要的任務是傳播南蒙古大呼拉爾的政治立場與主張。因此,南蒙古大呼拉爾主要是將國際上的南蒙古資訊以及理念傳播回南蒙古,同時,也要積極在國際媒體上發聲,將議題凸顯出來,以利於闡述主張和思想。未來在組織形態上,南蒙古大呼拉爾要向法輪功學習,因為法輪功是海外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反共團體中,力量最大、內部最穩定的。

南蒙古運動的國際關係

在海外交往方面,席海明認為南蒙古大呼拉爾的能力不足,但願意跟所有關注南蒙古問題的國家交往。整體來說,於日本,席海明認為日本有國家利益,部分人有個人利益。所以日本是南蒙古大呼拉爾能夠依靠的最強有力的國家之一。2022年2月1日,日本國會眾議院通過了《關於新疆及其他地區嚴重人權狀況的決議》,將南蒙古納入決議文,這在全世界各國是第一次。但席海明特別強調,南蒙古大呼拉爾追求的是為南蒙古人民爭取自己當主人,而不是換主人,因此他們本身並不是日本的工具。

對臺灣而言,席海明表達高度感謝。因為臺灣是唯一透過國家基金會財團法人臺灣民主基金會給予南蒙古大呼拉爾金錢支持的國家。更重要的,臺灣的民主與主權獨立的存在,是對南蒙古運動的精神與信念的支持。至於臺灣如今的處境,席海明表示非常體諒,臺灣處在特別艱難的位置上,所以只能保持維持現狀、不刺激中華人民共和國。

美國是民主陣營的領袖;印度是全球人口最多的民主國家,但南蒙古大呼拉爾與美印的交往並不活躍。席海明對美國表達了失望。他說,美國在南蒙古問題上一直沉默,基於國家利益,南蒙古問題在美中交涉中,是一個被遺忘的議題;關於印度,席海明認為,印度是人口大國,從佛教文化圈的角度來看,再加上西藏第十四世達賴喇嘛丹增嘉措在印度,南蒙古大呼拉爾希望能夠加強與印度聯絡,但目前還未有突破。

比較意外的,是席海明對同文同種的蒙古國印象不佳。關於蒙古國,席海明稱,他與蒙古國保持著距離。他評價說,美國的自由民主制度在蒙古國落實是完全失敗的,民主只是一個招牌。蒙古民主化初期,在席海明看來是蒙古國面對南蒙古議題最好的階段。因為那時蒙古國剛擺脫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的控制,自己當家做主。但中華人民共和國利用經濟優勢影響蒙古國,使得蒙古國精英甚至是蒙古國安全部門,都受制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壓力。席海明認為,蒙古國政治貪腐不亞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幾乎會斷送蒙古國的民主香火,而且蒙古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簽訂有引渡條約,這對南蒙古民族自由運動是一個威脅。蒙古國事實上成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鎮壓南蒙古民族自由運動的幫兇。席海明透露,他本人就曾被蒙古國安全部門試圖誘騙到當地、然後移交給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安部門也曾經企圖利用蒙古國的管道來收買他。他將希望放在蒙古國青年人的泛蒙古主義上,雖然這種思想還不是很流行。至於關於南蒙古人民對南蒙古獨立的立場,席海明認為基於現實、懼怕或收買,大多數南蒙古人並不公開支持獨立;但條件成熟,民眾不會反對獨立的選擇。

https://tw.news.yahoo.com/%E5%B0%88%E8%A8%AA%E5%B8%AD%E6%B5%B7%E6%98%8E-%E5%8D%97%E8%92%99%E5%8F%A4%E8%AD%B0%E9%A1%8C%E9%9C%80%E8%A6%81%E5%9C%8B%E9%9A%9B%E5%8C%96-3-1-150522358.html

2024年2月3日星期六

整理了一下反对中共的党团工会学联等组织 各民族独立运动组织

整理了一下在中国内地和香港成立的反对中共的党团工会学联等组织,政治倾向包括托洛茨基主义,自由主义,联邦主义等等,在海内外建立的各民族独立运动组织:

满洲国协和会(1931,2018复建)

中国革命共产党(1948)

中国国际主义工人党(1949)

西藏青年大会(1970)

复醒社(1974)

革命马克思主义者同盟(1977)

自由西藏运动(1987)

国际声援西藏运动(1988)

首都工人自治联合会(1989)

北京高校学生自治联合会(1989)

香港市民支援爱国民主运动联合会(1989)

民主中国阵线(1989)

南蒙古民主联盟(1992)

西藏全国民主党(1994)

自由西藏学生运动(1994)

国际西藏独立运动(1995)

东突厥斯坦解放组织(1996)

世界维吾尔青年代表大会(1996)

东突厥斯坦信息中心(1996)

突厥斯坦伊斯兰党(1997)

内蒙古人民党(1997)

中国民主党(1998)

天安门母亲运动(2000)

中国宪政协进会(2002)

世界维吾尔代表大会(2004)

中国泛蓝联盟(2004)

蒙古自由联盟党(2006)

中国社会民主党(2007)

中国毛泽东主义共产党(2009)中国联邦革命党(2011)

新公民运动(2012)

中国至宪党(2013)

香港民族党(2016)

上海民族党(2018)

转自:https://pincong.rocks/question/475

谈中国的教育制度 对中国教育的批评和反思

 ——《商君书》驭民五术:

1愚民:统一思想。

2弱民:国强民弱,治国之道,务在弱民。

3疲民:为民寻事,疲于奔命,使民无瑕顾及他事。

4辱民:一是无自尊自信;二是唆之相互检举揭发,终日生活于恐惧氛围中。

5贫民:除了生活必须,剥夺余银余财;人穷志短。

五者若不灵,杀之。

作者怀着被欺骗的痛苦,以及唤醒世人的决心,写了这本批驳当代中国教育的书。

本书大量引用王尔德的语录,显示作者对王尔德思想的热爱。说来惭愧,但我也大方地承认,我并不认识王尔德,不过从书中的引用来看,也倒是字字珠玑。但作者的这份热情确实是一种鼓舞,给了我去了解他的动力。或许未来会接触他的一些著作,不过那是后话了。作者在写此书的时候就读大三,和我目前的处境十分类似,所以读起来十分有共鸣。通俗贴近青年生活的有趣用语,也推动着我一口气将他读下去。

书中所提到的小学中学大学的情况,所描绘的各种场景,可以说是过于真实。更难得的是,这本书写于2012年,而书中所述至今仍没有过时,这也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半天读下来感觉畅快淋漓,意识到我也是受骗者,随着往下读和作者一起发泄。一阵畅快过后,也忍不住引人思索。这也是作者的目的。

我一直在疑惑,为什么中国人的创造力总是不足?原先我总把原因归结于大学没有学术自由。按照作者的描述我才发现远没有这样简单。原来我们的创造力,早从小学开始就逐渐被扼杀了。

为什么中国的教育会呈现出书中所描绘的,或者当前这样的乱象?其实说乱也不乱,如果你知道驭民五术,也就是最上面那一段,你会发现,中国教育制度的目的,和驭民五术高度结合。愚民是灌输相同的思想和标准答案,抹杀学生的批判性思考能力;弱民则是用游戏和影视作品的各种审查,连血都不能是红色的,不让青少年们接触到任何与暴力和反抗有关的元素让人们无力反抗;疲民则是用大量的学业压力压制他们;辱民则是书中提到现在仍非常普遍的孩子们的横向比较使他们自卑,还有在学校中鼓励检举的风气,搞文革复辟;贫民则是等他们彻底成为僵尸再毕业以后用房子,教育和养老三座大山压倒他们只能在温饱线上挣扎。

为什么要驭民五术呢?答案显而易见——为统治阶级服务。纵观历史,专制集权越是强的时代,教育制度就越是接近于驭民五术。因为统治阶级需要的是听话的羔羊,是没有意见的机器,是任人宰割的韭菜。

纵观中国的教育制度有这样那样的弊病,在我看来就只有一个核心——绝对服从。按照书中所述,从小学起老师和家长就使劲浑身解数夺去学生的自我,训练他们绝对服从权威。这事实上就是民众服从政府权威的缩影。随着倒车的进行,这样的趋势不减反增。去年下半年的时候掀起风波的“复旦大学修改章程事件”,将“思想自由”给删除了。其实从另一种角度讲,也没有必要,因为事实上,思想自由,早在小学的时候就被删除了。我想作者可能也想不到,往后的发展反而会更糟糕吧。

事实上中国的教育制度并不是一向如此。按照作者的分析,春秋,唐,乃至民国都有中国教育璀璨发光的时刻。然而自从1949年共产党建国起,一切都在发生变化。反右运动的时候对大学的学术自由进行了极大的摧残,文革的时候教育制度几乎完全被摧毁,检举的风气在那时达到了顶峰。在文革结束以后,中国的教育又迎来了春天,八十年代可以说是建国以来学术最自由的时候,但并没有好多久。当时的小学生还具有初步的人文主义情怀,会支持学生运动,打出“反官倒”的横幅。六四以后,共产党就在教育方面全面加强控制,限制教学的内容,最大限度地避免人们能够有思想,延续至今。学校变党校,检举的风气再度复活。实用主义至上,学生们追求厚黑学和成功学,变得精致利己。

专制集权时代的统治阶级不会让学生学到真正的人文教育和批判性思维,因为这样他们就会思考,有自己的意见,渐渐的便不再相信统治阶级灌输给他们的那一套。作者对中国教育制度改革的呼吁是真诚的,但可能也是天真的,因为教育不仅仅是教育那样简单。我认为,教育制度是政治制度的其中一部分,政治制度没有改变,想要进行教育改革就是做梦。所以总是有人不断呼吁教育改革,可改来改去总是那样,换汤不换药。许多大学宁愿把教育经费花在表面工程上,也不愿将其投入真正的教育。外国的大学制度没有引进,外国的留学生倒是引进了不少。

当代的学校教育除了绝对服从这一核心外,还有一个重要点就是“集体主义”。但与作者不同的是,我认为集体主义并不是老师为了扼杀个人意识的发明创造,而是社会主义重集体轻个人思想在教育中的体现。而美式的教育风格,与其民主人权的价值观是一脉相承的。

作者认为家长是中国教育制度弊病的很大一部分,这确实没错。但如果以此推及从古至今的家长都是如此高高在上,我觉得有所偏颇。因为当代的家长,当初也是受着那样的灌输和服从教育长大的,所以他们会把他们所学到的一套,再加到自己的孩子身上。所以所谓的家长,从另一种角度来说也是教育制度的牺牲品。

作者据儒家思想中的例子来说明从古代就已经确立了师生或亲子的等级和权威的关系。他有他的论据,不过我也有我的看法。我个人的前提是不承认荀子,董仲舒以及朱熹中年学说为正统儒学,认为这些是他们为了迎合统治者的需要而篡改的儒家思想,我承认的是孔子,孟子,朱熹晚年的学说以及王阳明的心学为正统儒学。孔子的因材施教,批判性思维,对话式教学与西式教育有许多相同之处。作者认为孝是服从,失去自我的体现,而按照阳明学的观点,这反而使找到自我,实现自我良知的自然体现。并不是外界的灌输硬要我忠孝,而是找到自我实现自我良知之后自然会尊敬人,而又不会低人一等。古代的师也非绝对权威。虽说“古之学者必有师”,但也有“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身边的人也能成为老师,大家算是平起平坐,区别只在“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而已。而且我认为尊敬与服从是有区别,尊敬是我认可你,能给予你必要的礼遇,但不是你说什么我都会听从,而是可以辩驳讨论。古代的学生对老师是尊敬为主,而现在的学生对老师是服从为主,有本质的不同。

顺带提一句,当代许多人在批驳朱熹,包括作者本人认为朱熹是“死记硬背和迂腐教育的罪魁祸首”。而事实上在朱子晚年定论中,朱熹在晚年对自己原来的学说进行了根本性的反思和修正,可无奈他在中年时期的各种学说已经产生了极深的影响力,连他自己都无法挽救了,于是就此遗臭万年。

作者批驳中国教育制度的最大方面是“不把学生当人”。他最渴望的就是对学生的“人道主义”。我也同样有这样的理想。然而,这样的教育制度,注定是与统治阶级的利益相冲突而极其难以实现的。那么作为我们个人,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按照作者所说的,能出国就尽量出国,这当然也是最好的出路。但是没有条件出国的我们要怎么办呢?虽然我们大可冲动一把跳出这个框架,可总是无法长久。因为你身边所有的人或者机构,几乎都吃现行的这一套,现实的角度讲,国内很多公司认大学文凭,而且和统治阶级一样需要听话的羔羊,而不是你会不会思想(如果你会思想,反而会受到排斥)。很多人需要以此谋生。如果你不进一次工厂把自己打造成模子一样的样子,将自己尽量磨好,或许连立足的空间都没有,不是每个人都有条件去抛开一切,追逐梦想。

如何在这样的环境当中保持自我或者寻回自我?被剥夺了自我以后,许多人就安于那样了,而还是有不少人即使被磨得方方正正,里面自我的火苗却一直没有熄灭,一直在寻找机会找回自我。首先学校无法给我们足够的人文教育,我们就要自己去找。多看看文史哲类的书,从学会思考开始。说实在的,当我看到作者在书中所举例的各式各样的美国中学开放性人文类问题时,我竟惊慌失措,才发现我什么时候变得不会思考了。要学会思考,也只能多阅读了,但是也要防止走入另一个极端,对所读的内容又“绝对服从”,结果让自己的大脑变成别人思想的跑马场。写写手注或者随想可以帮助自己思考。其次如果我们所选择的空间有限,有一个方法是尝试在你不得不做的事情中寻找乐趣,找寻心流(具体可见我另一篇文章《浅谈心流》),这样即便是你原本不喜欢做的,你也能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感受到自我的存在,而不是像僵尸一样浑浑噩噩每天做过什么浑然不觉。

当自己站在教育者的视角当中时,这本书给了我不少启示。我才意识到,在教育家里的儿童时,仍然脱不开权威式家长的框架,放不下来,一时难以改变。而究其根本,还是“没有将他们当人看”,他们即便年龄小,也是独立的人,也有自己的人权。如果我们在对待他人的时候不注重他人的人权,那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去抗争我们本应得的人权呢?当然由于时代的不同,信息的鱼龙混杂,虽然我们不应对孩子的选择强加干涉,但提供足够而且有裨益的选择给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也是十分必要的。

当然我们也不必悲观,因为纵观历史你就能看到,我们骨子里总是在追求学术自由的(虽然好像与作者教育以人为本的中心思想有所偏移,但学术自由也正需要以人为本的教育为基础)。春秋学术自由,秦汉禁锢教育,但我们并没有被打倒,在魏晋乃至唐朝时又有学术自由,至元明清学术自由再次被禁锢,而到了民国我们又有了学术自由。而且,即使是在专制集权高度强化时,我们偶尔也能开出教育的花朵。例如王阳明的心学和东林书院则是在明朝诞生,虽然后来仍受到了大幅度的打压。但我们始终没有投降与屈服。现如今我们面临着学术自由的最大威胁——共产党,我们仍要也仍能够保存心中的火种。

个人所学,还是十分有限的,在观点上或许仍有不足之处,但这确确实实是我自己的思想。未来若有重读,而得到新的感悟的话,可能还会更新。